近日,
2025年第二季度“浙江好人”公示结束,
余杭1人上榜,就在良渚!
作为浙江公羊会
公益救援促进会副秘书长,
这位80后党员10余年间
累计参与国内外救援任务288次,
总计救援时长超1.5万小时,
救助灾民7897人次,
书写了“助人为乐”的生动注脚。
今天,
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
这位“浙江好人”
↓↓↓
助人为乐
王斌
展开剩余85%1983年10月出生的王斌,是土生土长的良渚施家湾社区人,这片土地赋予他质朴的底色与助人的热忱。2013年,王斌加入公羊会,2017年任救援事业部部长、公羊救援队全国总队长。10余年来,他所参与的国际救援志愿者队伍公羊救援队致力于地震救援、社会突发情况援助、抗疫等公益活动。他个人先后参与缅甸、土耳其、尼泊尔、巴基斯坦、西藏等地地震救援任务,以及余姚特大洪灾、万州坠江公交车搜救等突发灾害搜救,先后获评应急管理部嘉奖、浙江省政府个人二等功、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、杭州好人等荣誉。他的事迹被新华社、中国日报网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。
紧急救援:危难时刻的中国速度
2023年2月6日,土耳其连续发生两次7.8级地震,超4.1万人遇难。王斌带领公羊救援队首批抵达灾区,与8名地震救援专家携搜救犬及专业装备挺进受损最严重区域。在一处坍塌建筑下,救援队员历经奋战,将被困的一家五口全部救出。5天时间里,他带队搜救178幢坍塌建筑物,救出幸存者9人、搜寻遇难者15人,协助定位16处有压埋人员线索点,成为国际救援力量中的“中国标杆”。
在国际救援舞台上,王斌用专业与勇气赢得了世界的尊重。而当国内同胞遭遇危难时,他同样义无反顾,第一时间奔赴现场。2024年1月7日,西藏日喀则定日县发生6.8级地震,王斌率12名队员携带救援设备及御寒物资,当日赶赴拉萨集结,抵达灾区后立即开展救援及赈灾工作。在零下17℃的刺骨严寒中,王斌一边指挥队员搜索倒塌房屋、核实灾情数据,一边为灾民分发暖炉、棉被等物资。当发现16岁男孩顿珠因父母遇难、缺乏食物和衣物而冻得发抖时,他立刻脱下手套给孩子,并为其送上衣物和食物,还组织捐款3000元并承诺将持续帮扶顿珠。此次救援中,团队累计搜索倒塌房屋189栋,搜索面积达3.89万平方米,用专业与温情为高原灾区筑起“生命屏障”。
专业底色:义不容辞的志愿精神
“志愿精神就是‘有需要时义不容辞’。”王斌常对队员说。在他带领下,公羊救援队构建起“装备+技术+管理”的现代化救援体系,成为灾难现场的“硬核力量”。
在国内救援行动中,从余姚洪灾、普洱地震到万州公交车坠江搜救,王斌都带领团队运用雷达探测仪、生命探测仪等专业设备精准定位,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,成功救援数千名被困群众。而在国际救援舞台上,尼泊尔、巴基斯坦、墨西哥等8国地震现场,同样留下了他冲锋在前的身影。面对坍塌的建筑、余震的威胁,他和队员们用专业与勇气,为废墟下的生命打开希望的通道。
救援服上,普洱的尘土、土耳其的泥浆、西藏的冰雪层层叠加,见证着无数个惊心动魄的救援瞬间。但无论经历多少艰难险阻,王斌始终冲在一线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“好人”的初心,让志愿精神在灾难救援的战场上熠熠生辉。
从"杭州好人"的称号
到应急管理部的嘉奖,
王斌用行动证明:
英雄未必身披铠甲,
也可能穿着沾满泥污的救援服,
在废墟中举起手电筒,
为绝望中的生命照亮一丝希望。
这束光,
正从良渚照向全国乃至世界,
温暖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。
发布于:浙江省